参考价格
1万元以下型号
QZ-0051品牌
江苏秋正新材产地
连云港样本
暂无纯度:
99%以上目数:
12500看了320-330度熔点铋酸盐封接玻璃粉的用户又看了
虚拟号将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扫码拨号
玻璃网络主体结构
(1)铋基网络骨架
核心角色:Bi³⁺离子作为网络形成体
结构特性:
Bi³⁺具有高极化率和孤电子对效应,形成[BiO₃]三角锥体或[BiO₆]八面体结构单元
相较于传统硅酸盐玻璃(Si-O键能≈466kJ/mol),Bi-O键能显著降低(≈150kJ/mol),削弱网络强度→导致熔点下降
低温熔融机理:
铋离子(Bi³⁺)的高离子半径(1.03Å)与低场强(电荷/半径²=2.9),使玻璃网络更易在热能作用下解聚,实现260–280℃软化
(2)改性剂作用
元素 | 网络角色 | 对熔点的贡献机制 |
B | 网络形成体 | 形成[BO₃]三角体/[BO₄]四面体,穿插于铋网络间隙,增强稳定性而不显著提高熔点 |
Si | 网络形成体 | [SiO₄]四面体提供骨架支撑,但含量较低(<10wt%),避免过度提高熔融粘度 |
Cu/Zn | 网络修饰体 | ▶Cu⁺/Zn²⁺打断Bi-O长链,降低聚合度 ▶形成低共熔物(如Bi₂O₃-CuO共熔点≈700℃)→ 协同降低软化点 |
化学稳定性
(1)硼-硅协同钝化作用
硼的贡献:
适量B₂O₃形成[BO₄]四面体,填补网络空隙→减少水解位点
在表面生成硼酸钝化层(H₃BO₃),抑制介质侵蚀
硅的增强:
[SiO₄]四面体与[BiO₃]单元交联→形成Bi-O-Si键,抵抗酸/碱攻击(尤其在pH4–10区间)
(2)铝的界面封锁效应
Al³⁺进入网络空隙形成[AlO₄]四面体→强化网络边缘结构
高温下迁移至玻璃表面,生成Al-O钝化层,阻断腐蚀离子扩散
指标 | 参数范围/特性描述 |
软化点 | 260–280℃ |
融化点 | 320–330℃ |
热膨胀系数(CTE) | 可调范围为7–9×10⁻⁶/K(匹配常用基板) |
化学稳定性 | 耐酸碱腐蚀(pH3–11环境稳定) |
封接强度 | ≥25MPa(Al₂O₃陶瓷界面测试) |
核心优势
1.低温工艺兼容性→260-280℃软化点,320-330℃融化点显著降低热耗能,兼容聚合物基板、敏感电子元件封装。
2.高可靠性界面→Cu/Zn协同作用形成致密封接层,气密性达10⁻⁸Pa·m³/s级(氦检漏)。
3.宽幅热膨胀调控→通过Cu/Zn比例调整,精准匹配陶瓷/金属/硅基材料(如LTCC、铜引线框架)。
典型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 | 适配器件类型 | 解决痛点 |
电子浆料 | 太阳能电池背电极、MLCC端银浆 | 低温烧结避免银迁移,提升附着力 |
传感器封装 | MEMS压力/气体传感器真空腔体密封 | 低温气密封接保护敏感结构 |
光电器件 | LED芯片封装、红外滤光片粘接 | 抑制热损伤,保持光学透明度 |
真空器件 | 真空继电器、X射线管绝缘环封接 | 高气密性保障长期真空度 |
暂无数据!
江苏秋正新材料研发出一款低温玻璃粉,其主要成分为氧化铋(Bi₂O₃)和氧化硼(B₂O₃),并添加了少量的氧化硅(SiO₂)、氧化铝(Al₂O₃)以及微量氧化铜(CuO),具有显著的低温熔融和软化特性,
气相法白碳黑气硅本硅气相法白碳黑又称气硅,是一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的无定形二氧化硅粉末,具有以下独特特质:物理性质高比表面积:气相法白碳黑的比表面积通常在100-400 m²/g之间,这使其具有极
01荧光粉载体中的磷酸盐玻璃粉磷酸盐玻璃粉磷酸盐玻璃粉在LED/OLED封装材料中主要作为无机基质材料或功能添加剂,凭借其独特的光学、热学和化学性能,在特定场景下发挥关键作用。一、光学调控与荧光粉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