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粉体测试设备 > 电阻率测定仪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

参考价格

1-5万元

型号

BEST-300C

品牌

产地

中国

样本

暂无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会员

|

第4年

|

生产商

工商已核实

留言询价
核心参数
  • 灵敏度:

    0.01μΩ
  • 分辨率:

    1%
  • 重现性:

    1%
  • 仪器原理:

    其他
  • 分散方式:

  • 测量时间:

    60s
  • 测量范围:

    1×10-6~2×106Ω.cm
  • 探测器:

    四探针
  • 加速电压:

  • 电子枪:

  • 电子光学放大:

  • 光学放大:

  • 通道数:

  • 误差率:

    0.3%
  • 波长准确度:

产品介绍
创新点
相关方案
相关资料
用户评论
公司动态
问商家
留言询价
×

*留言类型

*留言内容

*联系人

*单位名称

*电子邮箱

*手机号

提交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隐私协议》

虚拟号将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扫码拨号

为了保证隐私安全,平台已启用虚拟电话,请放心拨打(暂不支持短信)
×
是否已沟通完成
您还可以选择留下联系电话,等待商家与您联系

需求描述

单位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Email

已与商家取得联系
同意发送给商家
产品介绍
创新点
相关方案
相关资料
用户评论
公司动态
问商家

.高温四探针电阻率测试系统概述:

采用四探针双电组合测量方法测试方阻和电阻率系统与高温箱结合配置高温四探针测试探针治具与PC软件对数据的处理和测量控制,解决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对温度变化测量要求,软件实时绘制出温度与电阻,电阻率,电导率数据的变化曲线图谱,及过程数据值的报表分析.

.适用行业::

用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对导电陶瓷、硅、锗单晶(棒料、晶片)电阻率、测定硅外延层、扩散层和离子注入层的方块电阻以及测量导电玻璃(ITO)和其它导电薄膜等新材料方块电阻、电阻率和电导率数据.

双电测四探针仪是运用直线四探针双位测量。设计参照单晶硅物理测试方法并参考美国 A.S.T.M 标准。

.型号及参数:

方块电阻范围 10-52×105Ω 10-62×105Ω 10-41×107Ω

电阻率范围 10-62×106Ω-cm 10-72×106Ω-cm 10-52×108Ω-cm

测试电流范围 0.1μA.μA.0μA,100μA,1mA,10mA,100 mA 1A、100mA、10mA、1mA、100uA、10uA、1uA、0.1uA 10mA---200pA

电流精度 ±0.1%读数 ±0.1读数 ±2%

电阻精度 ≤0.3% ≤0.3% ≤10%

PC软件界面 显示:电阻、电阻率、方阻、温度、单位换算、温度系数、电流、电压、探针形状、探针间距、厚度 、电导率

测试方式 双电测量

四探针仪工作电源 AC 220V±10%.50Hz  <30W

误差 ≤3%(标准样片结果 ≤15%

温度(选购)

常温 --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

气氛保护(气体客户自备) 常用气体如下: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均为无色、无臭、气态的单原子分子

温度精度 冲温值:≤1-3℃;控温精度:±1°C

升温速度: 常温开始400℃--800℃需要15分钟;800℃-1200℃需要30分钟;1400℃-1600℃需要250分钟—300分钟

高温材料 采用复合陶瓷纤维材料,具有真空成型,高温不掉粉的特征

PC软件

测试PC软件一套,USB通讯接口,软件界面同步显示、分析、保存和打印数据!

电极材料 钨电极或钼电极

探针间距 直线型探针,探针中心间距:4mm;样品要求大于13mm直径

标配外(选购):

电脑和打印机1套;2.标准电阻1-5个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高温电源:

供电:400-1200℃ 电源220V,功率4KW;380V;1400℃-1600℃电源380V;功率9KW

高温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是一种专为高温环境下测量材料电学性能设计的设备,结合了高温环境模拟与四探针测量技术,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导电薄膜及新材料研发领域。其核心特点与功能如下:

一、核心功能

‌高温环境适配‌:

集成高温箱或专用高温探针夹具,支持高温条件下(具体温度范围需参考设备型号)的稳定测量。

实时监测温度变化,绘制电阻率/方阻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谱,分析材料电导率温度特性。

‌双电测技术‌:

采用四探针双位组合测量法(双架构测试),自动修正探针间距误差、样品边界效应及机械游移对结果的影响,提升精度。

支持电阻率(107–105Ω·cm)、方块电阻(106–106Ω/□)、电导率(105–104s/cm)及电阻(105–105)的测量。

二、技术特点

‌探针设计‌:

探针材质为碳化钨或高速钢,耐高温且机械强度高,确保高温接触稳定性。

部分型号配备真空吸附或恒压测试台,适应晶圆、薄膜等不同形态样品。

‌智能控制‌:内置步进电机驱动升降机构,自动调节探针压力,避免高温下人为操作风险。

计算机软件自动控制测试流程,实时显示数据并生成报表,支持多点位自动扫描。

‌温度补偿‌: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矫正温度引起的测量偏差,确保数据准确性 。

三、典型应用场景

‌半导体材料‌:

/锗单晶棒、晶片的电阻率测定;硅外延层、扩散层、离子注入层的方块电阻测量。

‌导电薄膜与涂层‌:ITO玻璃、金属箔膜、导电橡胶、石墨烯膜等材料的方阻与电导率测试。

‌新材料研发‌:导电陶瓷、燃料电池双极板、正负极材料粉末的电阻率分析(需适配粉末测试模块)。

四、关键性能参数

 ‌指标‌         ‌范围/精度‌          ‌

电阻率测量         107–105 Ω·cm(误差≤±2%)

方块电阻         106–106Ω/□

恒流源输出      1μA–100mA(六档可调,精度±0.05%)

**样品尺寸     400mm×500mm(真空吸附台)

五、选型建议

‌科研场景‌:优先选择支持变温曲线分析及多点自动测绘的型号(如ΩPro)。

‌工业检测‌:考虑手持式或集成真空台的设备,提升在线检测效率 。

‌特殊材料‌:粉末样品需匹配专用压片模具。

高温四探针电阻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四探针双电测法‌,通过分离电流注入与电压检测路径,结合高温环境控制,实现  温度下材料导电性能的精准测量。其核心原理与测量方法如下:

‌一、工作原理‌

1.四探针电流-电压分离机制‌

四根探针(通常碳化钨材质)以直线等距排列垂直压触样品表面,外侧两探针(1、4号)通入恒流源电流(I),内侧两探针(2、3号)检测电位差(V),消除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影响 。

电流在样品内形成径向电场,电位差与材料电阻率(ρ)满足公式:(半无限大样品)

其中 C 为探针系数(单位:cm),由探针间距 S 决定(如 S=1mm 时 C≈6.28cm)。

2.高温环境整合

高温腔体或探针夹具提供可控温度场(室温至800°C),通过热电偶实时监控温度均匀性(温差≤±2°C)。

惰性气体(如氮气)通入腔体,防止样品氧化及探针污染

3.双电测法误差修正

两次反向电流测量(正/负极性),取电压平均值,抵消热电效应引起的寄生电势 。

自动校正边界效应、探针游移及热膨胀导致的间距误差

‌二、测量方法‌

1. 块状/棒状材料体电阻率测量‌

适用场景‌:半导体单晶、导电陶瓷等厚样品(厚度 W≫ 探针间距S)。

公式‌:(直接适用半无限大模型)

探针系数 C=2πS/ln2(直线排列)。

2. 薄片/薄膜材料电阻率测量‌

关键修正‌:

厚度修正‌:当 W/S<0.5 时,电阻率需引入厚度修正函数 G(W/S):

\rho = \rho_0 \cdot G(W/S)

ρ=ρ0·G(W/S)

其中 G(W/S) 可查表获得(如圆形薄片 G(W/S)=ln2/[1+2ln(2S/W)])。

方阻计算‌:对均匀薄膜(如ITO),直接计算方块电阻 R与厚度无关,反映薄膜导电均匀性

3. 高温测量流程

步骤

操作要点

1.样品安装

真空吸附或陶瓷夹具固定,探针压力0.5–1.5N,避免高温软化物变形。

2.温度稳定

≤5°C/min速率升温至目标温度,恒温30分钟确保热平衡。

3.数据采集

高温恒稳阶段(如500±1°C维持10分钟)记录正/反向电流的 V 值,软件自动计算ρ或R

4.边界规避

探针距样品边缘>3S,避免边缘电流聚集导致误差。

 

‌三、关键技术要点‌

1.探针系统‌:耐高温探针(碳化钨)维持机械稳定性,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控接触压力 。

2.恒流源精度‌:多档可调(1μA–100mA),精度±0.05%,保障微小信号检测 。

3.软件分析‌:自动绘制 ρ/T、R/T 曲线,生成温度依赖性报告。

通过上述原理与方法,高温四探针测试仪可在  条件下实现电阻率(10−7–108Ω⋅cm)、方阻(10−6–108Ω/□)的精准测量,误差≤±3% 。

 

以下是高温四探针电阻测试仪的样品制备与安装方法规范,综合技术要点与实际操作要求整理:

‌一、样品制备规范‌

‌尺寸与平整度‌

样品尺寸需适配测试台(直径≥5mm,**可测400mm×500mm晶片),表面需抛光无杂质,平整度偏差≤0.1mm/m²,避免高温下因热应力变形影响探针接触。

薄膜样品(如ITO导电玻璃)需确保基底耐高温(>800°C),避免高温测试中基底熔化或释放气体污染探针。

‌表面处理‌

清除表面氧化层或油污:半导体晶片用氢氟酸浸泡后去离子水冲洗,金属样品采用乙醇超声清洗 5 分钟,干燥后立即测试。

薄膜样品需标记测试区域,避免边缘效应(探针距样品边缘>3倍探针间距)。

‌高温兼容性验证‌

预烧处理:**测试的陶瓷或复合材料需在目标温度下预烧 1 小时,确认无开裂、挥发物产生,避免污染高温腔体。

‌二、安装操作步骤‌

‌(1)探针系统安装‌

‌操作环节‌技术要点‌

‌探针选择采用碳化钨探针(耐温>1000°C),探针间距校准为 1.00±0.01mm,确保高温下机械稳定性。

‌压力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调节探针压力(通常 0.5–1.5N),避免高温软化的样品被探针压溃。

‌电气连接严格四线法接线:外侧两探针接恒流源(I+I-),内侧探针接电压检测端(V+V-)消除引线电阻影响。

‌(2)高温环境集成‌

‌样品固定‌

使用真空吸附台或耐高温陶瓷夹具固定样品,确保测试中无位移;薄片样品可夹于两片氧化铝陶瓷板间防翘曲。

‌温度校准‌

空载状态下以 10°C/min 速率升温至目标温度,恒温 30 分钟后用热电偶校准腔体温度均匀性(温差≤±2°C)。

‌防干扰措施‌

在样品与探针间加装氧化铝绝缘片,避免电流经探针支架短路;高温测试时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防止样品氧化。

‌三、关键注意事项‌

‌接触电阻验证‌:低温(室温)下先测试电阻值,若波动>5%需重新清洁表面或调节探针压力。

‌热梯度控制‌:升温速率≤5°C/min,避免热冲击导致样品破裂;多层结构样品需同步监控正反面温度。

‌数据可靠性‌:高温恒稳阶段(如 500°C±1°C 维持 10 分钟)采集数据,排除温度漂移影响 6。

通过规范制备与精准安装,可确保高温电阻测试数据重复性误差≤±3%,满足半导体晶圆与特种材料研发需求

高温四探针电阻测试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电阻率/方阻的精密设备,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需要高温、高精度电阻测量的领域。以下是其主要应用场景:

1.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半导体晶圆测试  :测量硅片、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半导体材料在高温下的电阻率,评估材料性能。

功率器件开发  :用于IGBT、MOSFET等功率电子器件的高温导电性能测试,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薄膜材料  :测量高温沉积的导电薄膜(如ITO、金属薄膜)的方阻,优化镀膜工艺。

2. 新能源材料

锂离子电池材料  

正极/负极材料的高温电阻测试(如钴酸锂、磷酸铁锂、石墨等),研究材料在高温下的导电稳定性。

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评估。

燃料电池  :测试质子交换膜、电极材料在高温下的电阻特性。

3. 高温超导材料

测量超导材料在临界温度附近的电阻变化,研究超导转变特性。

4. 陶瓷与玻璃材料

高温结构陶瓷(如氧化铝、氮化硅)的绝缘性能测试。

导电陶瓷(如氧化锌压敏电阻)的电阻 温度特性分析。

5. 金属与合金

高温合金(如镍基合金、钛合金)的电阻率测量,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部件材料评估。

金属熔体(如液态金属)的电阻率在线监测。

6. 科研与新材料开发

新型功能材料(如钙钛矿、拓扑绝缘体)的高温电学性能研究。

材料热稳定性测试,模拟  环境(如航天、核工业)下的电阻变化。

7. 工业质量控制

生产线上对耐高温电子元件(如高温传感器、加热元件)的电阻一致性检测。

烧结工艺过程中材料的实时电阻监控,优化烧结曲线。

技术特点

高温范围  :通常支持室温~1000℃甚至更高(依赖炉体设计)。

四探针法  :消除接触电阻影响,适合高阻、低阻材料。

自动化集成  :可与探针台、真空系统联用,实现原位测试。

典型行业

半导体制造、新能源电池厂、材料研究所、航空航天实验室、高等院校等。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场景(如某类材料的测试标准或设备选型建议),可以进一步补充说明!

 

高温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

高温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是材料科学、半导体和功能陶瓷等领域研究高温下材料电学性能的关键设备。下面详细讲解其**温度和核心结构:

一、**温度

高温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的**工作温度差异很大,主要取决于其设计目标、加热方式、炉体材料和探针材料。常见的范围如下:

1. 主流商业设备:

1500°C: 这是*常见的商业设备所能达到的温度。这通常需要使用钼丝炉、硅钼棒炉或优质电阻丝炉(如掺钼合金),配合刚玉管或高纯氧化铝管炉膛。

1700°C: 部分更的设备采用更好的加热元件(如更粗的硅钼棒、二硅化钼棒升级版)和炉膛材料(如更高纯度的氧化铝或特殊陶瓷),可以达到1700°C左右。

2. 更高温度设备/定制化系统:

1800°C - 2000°C: 使用石墨炉(需惰性或真空环境)或钨丝炉(需高真空环境)可以实现。这类设备相对更昂贵,维护也更复杂。

>2000°C: 达到2000°C以上通常需要更特殊的加热方式,如感应加热(对样品直接或间接加热)或激光加热,并配合水冷系统和特殊设计的真空腔体。这类系统多为高度定制化或研究级专用设备,成本高昂。

3. 重要影响因素:

探针材料:这是限制**温度的关键瓶颈之一。探针必须在高温下保持:

足够的机械强度(不易软化变形)

高熔点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与样品、气氛反应)

低且稳定的自身电阻

常用探针材料:钨丝(熔点高,但高温易氧化,需真空/惰性气氛)、钼丝(类似钨,成本稍低)、铂铑合金(抗氧化性好,但熔点相对较低1800°C,成本)、特殊陶瓷包裹的金属丝(保护金属丝不被气氛侵蚀)。

探针支架/绝缘材料: 固定探针的陶瓷部件(如氧化铝管、氮化硼套管)必须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绝缘性和结构强度。

炉膛材料:炉管(如石英、刚玉、高纯氧化铝、石墨)需要承受高温且不与气氛或样品挥发物剧烈反应。

加热元件:电阻丝(铁铬铝、镍铬合金)、硅钼棒、钼丝、石墨棒/管、钨丝等的**使用温度限制了炉温上限。

气氛环境:真空或高纯惰性气氛(氩气、氮气)通常允许达到更高的温度,因为减少了氧化和化学反应。空气或弱氧化气氛下,温度上限受限于加热元件和探针的抗氧化能力。

总结**温度:对于绝大多数商业应用和研究需求,1500°C 到 1700°C 是常见且实用的高温范围。达到 1800°C 以上通常需要更昂贵、更专业的配置(石墨炉/钨丝炉+真空+特殊探针)。在咨询或购买时,必须明确说明所需的具体**温度和测试环境(气氛)。

二、核心结构讲解

高温四探针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核心子系统构成:

1. 高温炉体:

功能:提供可控的高温环境。

关键部件:

加热元件:电阻丝(绕制在炉管外或嵌入炉膛)、硅钼棒、钼丝、石墨管等,负责发热。

炉膛/炉管: 内部腔体,容纳样品和探针。材料需耐高温、绝缘(常用石英管<1100°C,刚玉管<1600°C,高纯氧化铝管<1700°C,石墨管<2000°C+需气氛保护)。

保温层:多层耐火陶瓷纤维或泡沫砖,包裹在加热元件外侧,减少热量损失,提高效率并降低外壳温度。

炉壳:金属外壳,提供结构支撑和保护。

测温元件:热电偶(S型铂铑10-铂可达1600°C, B型铂铑30-铂铑6可达1700°C, R型类似S型)或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炉膛温度,反馈给温控系统。热电偶通常放置在靠近样品的位置或炉膛内壁。

气氛接口: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通入保护气体(Ar, N2)或抽真空,控制测试环境。

冷却系统(常为水冷):用于冷却炉壳、电极法兰、观察窗等,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密封性能。

2. 四探针测头:

功能:直接接触样品表面,施加电流并测量电压。

核心部件:

探针:通常由四根平行排列的细金属丝(钨、钼、铂铑)或刚性金属棒(如钨棒)制成。探针需保持尖锐、清洁、共面且间距精确。探针固定在坚固且绝缘的支架上。

探针支架:由耐高温绝缘陶瓷(如氧化铝、氮化硼、氧化锆)精密加工而成。它确保四根探针在高温下保持精确、稳定的间距和良好的电绝缘。支架结构需能承受热膨胀应力。

加压机构:通常是一个可调节的弹簧加载或砝码加载装置,通过陶瓷推杆将探针以恒定、轻柔的压力接触样品表面。确保接触稳定可靠,减少接触电阻影响,同时避免压坏样品或探针。

导向/移动机构: 允许探针组件在炉膛内精确定位,使探针准确接触样品表面特定位置。

引线:将探针连接到外部测量仪表的导线。探针末端通过耐高温导线(如镍线、铂线、钨线)或金属箔连接到穿过炉壁的电极上。这部分导线在高温区也需绝缘(陶瓷珠/管)。

3. 样品台:

功能:放置和固定被测样品。

特点:通常由耐高温陶瓷(如氧化铝板、氮化硼)制成。设计需考虑:

平整度,保证样品放置稳定。

可能包含定位槽或标记,方便样品放置和探针对准。

在需要样品背面接触或特定方向测量时,可能有特殊设计(如带底电极的台子)。

样品台本身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4. 温度控制系统:

功能:精确设定、控制和监测炉膛温度。

组成:温控仪(接收热电偶信号,PID算法计算输出)、固态继电器或可控硅(执行功率输出)、热电偶、保护电路(超温报警/断电)。能实现升温、保温、降温的程序控制。

5. 电学测量系统:

功能:提供恒定的测试电流(I),测量探针间产生的电压降(V),并根据四探针公式计算电阻率(ρ)。

核心仪器:

源表:一台或两台高精度数字源表(SourceMeter Unit, SMU)可以同时提供可编程的电流源(施加在外侧两根电流探针之间)和精确的电压表(测量内侧两根电压探针之间的电位差)。

恒流源+ 纳伏表/高精度万用表: 另一种配置。恒流源提供稳定电流,高精度电压表(如纳伏表)测量微小电压信号。

关键要求:高精度、低噪声、高输入阻抗(电压测量)、良好的电流稳定性。通常配备低噪声屏蔽线缆连接探针引线。

6. 真空/气氛控制系统(可选但重要):

功能:为测试提供所需的环境(真空、惰性气体、特定气氛)。

组成:真空泵(机械泵、分子泵)、压力计、气体流量计、质量流量控制器、气瓶、阀门、管路。对于高温测试,尤其是使用易氧化材料时,此系统至关重要。

7.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功能:协调温控和电测,自动执行测试程序(如变温测试、变电流测试),实时采集温度、电流、电压数据,计算电阻率/电导率,存储并显示结果。

实现:通常由计算机运行专用软件,通过GPIB、USB、以太网等接口控制温控仪和源表/万用表。

三、工作流程简述

1. 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

2. 通过加压机构使四探针以恒定压力接触样品表面(通常为线性排列,电流在外,电压在内)。

3. 设定所需温度曲线,启动温控系统升温。

4. 当温度达到设定值并稳定后,通过电测系统(源表)向外侧两根探针(电流探针)注入一个已知的、稳定的直流电流(I)。

5. 用内侧两根探针(电压探针)精确测量样品上这两点之间产生的电压降(V)。由于电压探针几乎不取电流,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的影响被极大削弱。

6. 测量系统(或软件)根据四探针公式计算电阻率(ρ):

对于厚度远大于探针间距的块体样品:`ρ = (πt / ln2) (V / I)` (若探针间距相等为s)

对于薄膜样品(厚度?t << 探针间距 s):`ρ = (πt / ln2) (V / I) CF` (CF为修正因子)

具体公式需根据样品形状和探针排列进行校正。

7. 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温度、电流、电压、计算出的电阻率。

8. 可以改变温度(高温下的变温测量)、改变电流(验证欧姆接触)、或进行长时间的稳定性测试。

四、关键优势与挑战

优势:

消除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影响,测量精度高。

适用于块体、薄膜、片状等多种形态的样品。

可进行宽温度范围(室温到1700°C+)的原位电学性能表征。

可研究温度、气氛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挑战:

高温探针稳定性:探针材料在高温下可能软化、氧化、与样品反应、自身电阻变化大,影响接触和测量精度。

热膨胀匹配:探针、支架、样品、炉膛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高温下易引起探针漂移、压力变化甚至损坏。

高温绝缘:在高温下保持探针间及探针对地的良好绝缘性困难。

微小信号测量:高温下材料电阻率可能变化很大(半导体可能变得很低或很高),需要精确测量微小电压或电流。

样品与气氛反应:高温下样品可能挥发、分解、与气氛反应,改变其本征性质。

设备成本与维护:设备价格昂贵,高温下部件损耗快,维护成本高。

理解高温四探针测试仪的结构和温度限制对于正确选择设备、设计实验方案和解释高温电学数据至关重要。在进行高温测试时,务必仔细考虑探针材料选择、气氛控制、热膨胀匹配以及接触稳定性等关键因素。

 

高温电阻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电阻特性的电子元件或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加热、电子设备保护等领域。以下是其核心要点总结:

一、主要类型与特性

‌耐高温电阻应变计‌

采用NiCr合金薄膜作为敏感栅层,基底为聚酰亚胺薄膜,可在200~400℃环境下工作,内阻值高达3000Ω,显著降低功耗‌。

‌热敏电阻‌

‌PTC(正温度系数)‌: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用于过热保护(如自恢复保险丝)‌。

‌NTC(负温度系数)‌: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用于温度测量与控制‌。

‌金属热电阻‌

基于铂、铜等金属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强‌。

二、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用于火箭发动机温度监测、卫星系统温度调节,需耐受极端温度波动‌。

‌工业加热‌

高温电阻炉(如硅碳棒加热炉)适用于金属、陶瓷烧结,温度可达1450℃‌。

‌电子设备保护‌

PTC热敏电阻可切断过热电路的电流,防止设备损坏‌。

三、材料与工艺

‌高温电阻丝‌:采用钨、铱合金,耐温超1200℃,电阻率约0.02Ω;普通电阻丝(如铜)耐温仅200℃‌。

‌绕线电阻器‌:镍铬合金绕制,玻璃搪瓷封装,200℃下稳定性良好‌。

四、技术挑战

‌温度控制‌:硅碳棒电阻炉因电阻变化大,需精确控温以避免制品质量波动‌。

‌材料成本‌:高温电阻元件(如硅碳棒)维修更换成本较高‌。

 

高温电阻的材料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涵盖金属合金、陶瓷氧化物和其他特殊材料‌:

‌金属及合金材料‌

镍铬合金(NiCr):用于线绕电阻器,耐温可达275℃以上,稳定性高且抗负载能力强‌;特殊合金如NC012在1000°C时电阻率变化小(约120 μΩ·cm),抗热疲劳性好,适用于高温加热元件‌。

‌陶瓷及氧化物材料‌

厚膜陶瓷电阻:以氧化铝基板制成,耐温300℃,抗热冲击且无感设计,适合航天或电力设备‌;绝缘陶瓷如氧化铝陶瓷可长期耐受1600℃高温,电阻值高,用于高温部件保护‌。

‌其他特殊材料‌

金属氧化膜电阻:通过金属盐溶液分解形成氧化膜,耐温250℃,成本低且耐湿热‌;半导体材料如PTC/NTC热敏电阻,采用金属氧化物陶瓷(如V₂O₃),响应快且耐高温‌;无机实心电阻由炭黑与玻璃釉混合制成,抗负载能力强但温度系数较大‌。

以上材料的选择需考虑具体应用温度、负载和环境因素(如汽车引擎或工业加热系统)以确保可靠性和耐用性

 

高温电阻的应用领域广泛,主要涵盖以下场景:

一、航空航天领域

‌火箭发动机监测‌

用于实时监测发动机内部温度(如氧化铝基板厚膜电阻耐温300℃),确保安全运行‌。

卫星温度控制

调节卫星电子设备温度,应对太空极端温差(如金属氧化膜电阻耐温250℃)‌。

二、汽车工业

‌电池管理系统(BMS)‌

NTC热敏电阻监测电池组温度,防止过热或过冷(如锰钴镍氧化物陶瓷材料)‌。

‌发动机控制‌

高温电阻调节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提升燃油效率‌。

三、电力与能源行业

‌发电站设备保护‌

监测锅炉、蒸汽轮机温度,避免设备损坏(如特殊线绕电阻耐温275℃)‌。

‌输电线路安全‌

防止线路过热引发火灾(如陶瓷可调电阻耐高温氧化)‌。

四、工业制造与化工

‌冶金熔炉监测‌

厚膜陶瓷电阻控制金属熔炼温度(如氧化铝基板抗热震)‌。

‌化工反应器‌

保障化学反应在**温度下进行(如玻璃釉电阻耐湿热)‌。

五、其他领域

‌石油/天然气勘探‌:高温电阻用于井下设备温度监测‌。

‌医疗设备‌:如体温计中的NTC热敏电阻(室温阻值100Ω~1MΩ)‌。

不同领域对电阻的耐温、稳定性要求各异,需根据具体工况选择材料(如陶瓷、金属氧化物或合金)

 

 

 


创新点

暂无数据!

相关方案
暂无相关方案。
相关资料
暂无数据。
用户评论

产品质量

10分

售后服务

10分

易用性

10分

性价比

10分
评论内容
暂无评论!
公司动态
暂无数据!
技术文章
热塑性塑料管材 环刚度的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具有环形横截面的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方法。 2   ISO 3126  塑料管道系统

问商家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介绍?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多少钱一台?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使用的注意事项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的说明书有吗?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的操作规程有吗?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的报价含票含运费吗?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有现货吗?
  •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包安装吗?
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信息由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BEST-300C高温四探针方块电阻测试仪报价、型号、参数等信息,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
  • 推荐分类
  • 同类产品
  • 该厂商产品
  • 相关厂商
  • 推荐品牌
采购必读
最新资讯 更多
相关课程 更多
免费
咨询
手机站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