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4年脂质体结构首次被报道以来,纳米药物就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纳米药物开始从实验室步入临床试验,最终走入市场。
关键技术

纳米技术的兴起给难溶性药物开发带来了曙光,纳米药物能够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在药物递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因此,将一些难溶性或细胞毒性药物设计成可以工业化生产的纳米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阅读正文
近日,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水林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了中药材料学的概念,通过材料学方法将中草药处理成一种纳米级生物功能材料,在根除病毒和细菌病原体的同时,不会导致过度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以达到治疗病毒细菌混合肺炎的目的。
阅读正文专家领航
 沈阳药科何仲贵:心系科研与教学,俯首甘为孺子牛
					沈阳药科何仲贵:心系科研与教学,俯首甘为孺子牛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结合辽宁省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勇于担当,为振兴辽宁、沈阳地方医药经济献计出力。他就是沈阳药科大学教授何仲贵!
 东南大学张宇教授:药物领域“溺水三千”,”独宠”纳米技术
					东南大学张宇教授:药物领域“溺水三千”,”独宠”纳米技术
					东南大学张宇教授联合顾宁院士、阎锡蕴院士及许海燕教授团队建立了首个氧化铁纳米酶类POD活性测量国家标准方法(GB/T 37966-2019)
 纳米院士赵宇亮:用纳米科技为中国影响力“添砖加瓦”
					纳米院士赵宇亮:用纳米科技为中国影响力“添砖加瓦”
					为将科学发现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进千家万户,赵宇亮跳出深耕20年的纳米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研发的工作。
 施剑林院士:让材料造福人类,让更多年轻人脱颖而出
					施剑林院士:让材料造福人类,让更多年轻人脱颖而出
					中国粉体网讯 施剑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科学研究40载,他潜心钻研,推动先进无机材料的前沿基础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他攻坚克难,成功构建肿瘤细胞核靶向和控制释放的纳米药物输运体系;他敢为人先,开创面向生命健康的“纳米催化医学”新方向,对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无毒精准治疗具有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元冰课题组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元冰课题组
					中国粉体网讯 元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纳米生物材料团队负责人。200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09年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于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分别进行了为期1-2年的博士后(访问学者)研究。2011年至2021年就职于苏州大学,2021年9月加
前沿进展

石药集团自主研发的抗肿瘤纳米药物,也是全球首个上市的米托蒽醌纳米药物,打破了中国在纳米药物研发领域多年没有创新药物上市的局面。
阅读正文
中国粉体网讯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容、均匀可调的孔径、易于化学改性的内外表面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诸如药物输运、基因治疗、生物传感器、分子影像、组织工程等纳米生物技术领域显示出良好的性能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近些年来,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还被广泛地用作分子药物或者功能材料
阅读正文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团队共同研发的一种具有光活性双功能纳米药物——新型铜源复合纳米银眼用凝胶获奖。该药物以近红外激光为动力源,同时可控释放银离子和铜离子,其中银离子可高效杀灭耐药菌,而铜离子可以加速眼角膜的愈合。
阅读正文
研究团队选取黑磷纳米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精细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纳米材料在细胞内可通过精准靶向某个具体生物分子,以获得特定的生物效应。该研究提供了一个从分子细胞生物学维度,深入探究纳米材料精准生物靶向机制的全新范例。
阅读正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可副研究员、孙康教授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纳米材料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阅读正文解决方案
 【新品来袭】纳米颗粒跟踪技术更上一层楼!
					【新品来袭】纳米颗粒跟踪技术更上一层楼!
					马尔文帕纳科NanoSight系列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NS300投放市场已超过10年,稳定地帮助用户完成对纳米颗粒的粒径和浓度的分析,在外泌体、疫苗和病毒、纳米药物载体及纳米气泡等研究领域获得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认可。此次推出的新一代 NanoSight Pro 对NS300进行了大幅的升级和改进,为客户
 揭秘药物纳米化:博亿引领超细研磨新时代
					揭秘药物纳米化:博亿引领超细研磨新时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药物纳米化技术已经成为药品行业的一大趋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博亿如何凭借其先进的超细研磨技术,为药品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01药物纳米化:为何如此重要?药物纳米化,是将药物颗粒研磨至纳米级别,这一技术为何如此重要呢?首先,纳米级别的药物颗粒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这意味着药物在体内的
 【重磅新品】解锁微纳米材料性能优化关键,欧美克NS-Zeta 电位分析仪隆重上市
					【重磅新品】解锁微纳米材料性能优化关键,欧美克NS-Zeta 电位分析仪隆重上市
					“国之大器 始于毫末”,纳米科学与技术是当今国家战略新兴科技领域之一。近年来,纳米材料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在2023年已达到595.87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市场规模则为113.22亿元。预计到2029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将以11.2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1135.98亿元,显
 重磅!先丰纳米生物载体系统增加新亮点!
					重磅!先丰纳米生物载体系统增加新亮点!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纳米生物复合材料在纳米载体、纳米药物及纳米生物组织工程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为了响应广大研究人员的强烈要求,先丰纳米2024年定制服务项目增加了脂质纳米颗粒载体结构、膜包被仿生纳米结构、载药系统等纳米生物复合材料的服务
 荣耀时刻!百特BeNano 180 Zeta Pro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仪器创新奖
					荣耀时刻!百特BeNano 180 Zeta Pro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仪器创新奖
					经过纳米专家的多轮测试与评价,百特BeNano 180 Zeta Pro 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2025年度分析测试仪器创新奖,标志国产纳米检测仪器技术达到新高度。在9月10日召开的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21届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25)上,董青云总经理出席
 【新品推荐】ZetaView x30系列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隆重登场
					【新品推荐】ZetaView x30系列纳米颗粒跟踪分析仪隆重登场
					生物纳米颗粒(比如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病毒或类病毒颗粒)在生命科学和纳米药物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纳米颗粒跟踪技术(NTA)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检测溶液中颗粒的大小以及浓度,并让研究人员能够亲眼看到他们所测的样品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轨迹。2022年5月26日德国ParticleMetrix公司在法国的里
 仪器设备的质量守护者:亚微米与纳米粒度标准物质
					仪器设备的质量守护者:亚微米与纳米粒度标准物质
					亚微米和纳米粒度标准物质是什么?它们是微观世界的质量守护者,确保我们研究和应用的每一颗微粒都精准无误。那为什么它们是亚微米和纳米尺寸的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个级别的颗粒物,比如空气中的灰尘、烟雾等,很多都处于亚微米到纳米级别。这些颗粒物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留言板